O2O垂直行業的由盛轉衰,其原因究竟為何?
2015上半年資本市場對于O2O垂直行業持續,眾多初創公司獲得投資人蜂擁而至地融資,僅15年中國創業投資發生指數就有2791起,總投資金額達538.76億美元,平均單筆投資金額達2302萬美元。本地生活服務O2O市場有望在2018年突破6000億元。
然而,在接踵而來的O2O創業大潮背后,是全國市場曇花一現般的萎縮景致。
國家整體經濟下行壓力,加上上半年資本市場過多非理性投資,業內泡沫迅速破裂。
滴滴快的紅包大戰讓整個O2O行業將燒錢,變成了行業習慣,諸多創業公司非理性補貼使得O2O市場嚴冬快速到來。
15年下半年泡沫驟然粉碎,眾多投資人撤資,補貼紅包越發越小,大批量垂直行業中止倒閉, 90%的創業者毀于這一片腥風血雨中,銷聲匿跡。而前不久,網上盛傳一份O2O死亡名單統計,揭露了O2O近16個領域的倒閉現狀,其中2015年有30%獲投率的新成立公司,創業的背后一片“尸橫遍野”……名單大致涉及種類有美業、體閑、生活服務、家政、餐飲、社區等領域,而餐飲類O2O則是重災區。
O2O垂直行業的由盛轉衰,其原因究竟為何?
1、是什么樣的劣勢讓O2O企業投入了巨額資金卻沒有在競爭中笑到最后?
僧多粥少,資金不夠雄厚,并非企業倒下的全部原因。
深究起因我們會發現,幾乎所有的創業者,將目標鎖定在垂直行業,其優點是切入點小易入手,缺點卻是同質化嚴重。只要廣告紅包一停,訂單就會直線下降,對于初創企業而言投資一停,公司也就死了。
2、O2O行業該何去何從,未來發展成功模式在何方?
如何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?看看別人在做什么,或許有些幫助,我們特意選取了 e袋洗、河貍家、58同城三個產品,看看他們在做什么?
E袋洗
e袋洗誕生之初,通過99元廉價洗一袋衣服的模式快速搶占了洗衣O2O市場的龍頭位置。其母公司于2013年11月 “自我革命”從一家傳統線下連鎖洗衣店轉型成O2O互聯網公司。推出了基于移動互聯網的O2O洗衣服務產品e袋洗。
2014年11月獲得了來自經緯和SIG兩千余萬美元A輪投資; 2014年7月,獲得騰訊2000萬元融資,估值約2億;2014年10月,獲得經緯/SIG近2000W美元A輪融資。高額融資的同時,通過補貼燒錢快速搶占市場維持較高份額。
然而純粹的洗衣O2O并沒有成為e袋洗堅固的護城河,15年e袋洗毅然轉型O2O平臺,以入口的角色切入整個洗衣市場,將全國洗衣修衣納入平臺,成為洗衣行業的入口。作為入口開放服務平臺后,e袋洗訂單量已暴增到日10萬量,接近洗衣市場的90%份額。從此走上更加高速的快車道。
河貍家
河貍家,早期是針對女性市場為主的美甲類O2O項目,同樣采用預約上門,藝師服務美甲的工作流程,橫向挖掘女性群體的需求點,來節約巨大的線下店面成本。推廣的過程中提供大量補貼,所以在白領女性圈內的口碑很好,日客單量7000單,甚至有傳言說河貍家的美甲師單日訂單達到過1.6萬元。
轉型前河貍家客戶多為女性,美甲本身的屬性造用戶只有在需要時,才會想到這款軟件,打開頻率較低,用戶粘性差。
然而河貍家在15年2月宣布C 輪5000 萬美元融資后,毅然開始打造 “美業全平臺”。創始人雕爺說先把盤子做大,從單一的服務領域,快速轉型為一站式服務到家整合平臺。
目前河貍家的日均客單量2萬單,客單價150元,是上門美容行業的領頭羊。估值更是高達3億美元。
58到家
58到家,則是以家政為切入點,布局線下,現已把家務保潔服務發展到全國32個城市。
對于一個產品價值的最大判斷,最好的方式就是看其是否是剛需。從下圖部分家政O2O在互聯網媒體的表現,看出58到家的媒體影響力位列第一。但做為家政服務,一周1-3次是相對普遍的需求量了;很難構成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高頻使用場景,并非剛需,客戶忠誠度低、成本高,毛利小,只有通過流量才能廣泛篩選定位有精準需求的用戶群體。
當下,58到家已經在融資后擴大分類,往垂直與平臺發展的分類信息網站發展,總訂單量和商戶量的增長超出預期,月度用戶突破3億,2014年的營收高達2.65億美元之多,年復合增長率達189%!估值超過10億美元。到 2015年10月完成3億元美元A輪融資。僅2015第二季營收1.595億美元,同比增長147.1%。
走上平臺化擴張之路的O2O產品遠不止以上三者,下面是一組O2O項目垂直轉平臺話的清單,在清單里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,O2O平臺化已經成為行業大趨勢。
行業內領頭代表,都在轉型平臺:O2O平臺化擴張勢不可擋。
e袋洗、河貍家、58同城平臺化了,都是通過種類多樣的生活服務,高頻次走流量,轉化消費?偨Y起來,取決于O2O繼續發展的三個核心關鍵詞自然出現:做平臺、做入口、做流量。
平臺化是良藥,更是垂直O2O公司重大利好?
1. 平臺之良,良在粘性
誰都知道平臺粘性高,淘寶之所以為淘寶,最大的優點在于萬能的購物平臺。一個人,無法每天購買冰箱,每天購買空調,但買冰箱買空調買衣服買吃的加在一起,就構成了淘寶巨大的粘性。
而這,也是e袋洗、河貍家、58到家之流轉型平臺化的初衷。
2. 平臺之利,利在流量
同理,對于垂直型O2O產品,平臺的出現節省了大量推廣成本,只要做好線下服務,到店服務,把精力集中,坐等平臺提供流量,分工而治,對于中小型O2O產品無疑是一種利好。
平臺為產品導流,產品做好線下上門服務,效率更高。
如此簡單?缺點何在?
縱觀以上三個O2O平臺,我們依舊覺得不夠完美,不完美之處在三點:不夠大、不夠快、不夠新。
1. 不夠大,在于行業覆蓋太少。
分析中的三家平臺,目前覆蓋面依舊不夠廣,e袋洗覆蓋洗衣修衣等7個行業,河貍家覆蓋美業健身等11個行業,58到家覆蓋家政保姆等7個行業,都并未覆蓋全部服務行業,跨品類卻不夠,平臺屬性并未做到極致,虎斗蛇尾的平臺化進度,無法真正覆蓋消費者全部需求,進而影響產品粘性。
2. 不夠快,在于線下覆蓋太慢。
從官網上可以看到,E袋洗覆蓋31個城市,河貍家覆蓋9個城市,58到家覆蓋32個城市;線下覆蓋速度看似很快,但爭分奪秒的互聯網界,快人一步意味良多,全國地級城市333個,覆蓋越多,市場份額則越大。
3. 不夠新,在于產品模式老舊。
產品明碼標價的同時,意味著服務流水化,然而我們都知道,服務千奇百怪,定制性極高,這也是三者無法快速擴大更多服務品類的根源,然而此種模式是否真的適合服務行業互聯網化?我們認為不是!在筆者看來,個性化定制才是O2O未來的發展方向,C2B+O2O模式,將會成為行業內的真正標配。
看到這兒,或許您已或多或少知道O2O行業發展的未來到底在哪,讓我們重新梳理一下,怎樣的產品最符合我們的設想。
想獨占鰲頭?必須擁有以下四點優勢
1. O2O平臺化運作,成為流量入口
產品必須一開始就堅定不移的將自己定位為O2O平臺,提供平臺化服務,為商戶、個人提供全套技術、營銷、運營解決方案,幫助O2O鏈條上的每個玩家,快速獲得流量。
2. 行業分類全,用戶粘度大,服務行業全覆蓋
必須是全品類覆蓋,覆蓋消費者服務需求的方方面面;同時各類垂直型O2O產品,都能夠順利對接平臺,進入平臺獲得更多流量。平臺和商戶,平臺和垂直O2O產品形成生態鏈,互助互利形成勢能。
平臺把能提供優質服務的垂直O2O產品納入,形成O2O服務行業生態系統,成為生態系統規則的定制者,規范化的標準體驗,會讓整個生態系統進入良訓循環,并幫助其他垂直性O2O產品更快成長。
3. 模式夠新,C2B定制精準訂單模式更符合消費者喜好
將個人特殊的定制需求,推送到精準的對應商戶,進行信息需求傳達,并通過精準報價反饋回消費者,用戶可以通過自行對產品提出需求,而將需求完整的釋放、并回收反饋、等待被執行新型的模式。如此去中心物聯化的模式,不但能有效節約大量的搜索時間,減少用戶審美疲勞,還能更好的解決服務商推廣營銷的成本問題。
4. 城市覆蓋多,受眾面大
城市覆蓋數量多,消費者從眾心理巨大,因此能夠快速覆蓋提供服務,市場份額搶占也更快。
能夠符合該需求的產品業內還未看到非常成熟的案例,我們目前關注的一款名為O盟或許勉強符合這個要求,其模式結合O2O和C2B,用戶在平臺上出售閑置技能和時間,換取更多收入,B或C都能作為自由服務提供者。但就成熟度來說,我們認為其產品依舊需要打磨。
O2O市場的未來應當會呈現更智能化、更物聯化、更加去中心化、更扁平化的特質。
平臺型O2O產品不但要解決入口流量問題,還需要有“快、準、狠(利益)” 的數據分析能力,包容萬象,才能為市場創造價值。而這樣的要求,注定坎坷艱難。
我們認為O2O平臺化之后會碰到的最大的問題是:上線運營后的快速發展與人才質量規模的匹配問題難以協調。簡而言之,就是平臺化運作,對精英人才的需求源源不斷,產品的打磨,內部管理的協調運作,精英人才的留存,這些才是真正的試金石!